一、安装注意事项
1. 前期准备与选址
土壤与环境评估
测试安装区域的土壤电阻率、含水量、pH 值等参数,确保土壤条件满足阳极性能要求(如低电阻率土壤可提高电流效率)。
避开高腐蚀性土壤(如强酸、强碱或含盐量过高的区域)、石块密集层或地下水位过高的位置,避免阳极腐蚀过快或安装困难。
安全距离
与被保护金属结构(如管道、储罐)的距离应不小于 80 米,避免阳极电场对周边金属设施产生干扰。
远离居民区、水源地、电缆沟等敏感区域,符合环保和安全规范。
2. 钻孔与阳极组装
钻孔要求
钻孔直径通常为 Ф500mm,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(一般≥15 米),确保阳极体垂直下放且周围填充材料均匀。
钻孔过程中需记录地层结构,若遇地下水层或流沙层,需采取固井措施(如水泥封固)防止塌孔。
阳极体组装
检查阳极体(如硅铁阳极、混合金属氧化物阳极)外观是否破损,电缆与阳极体连接是否牢固,接头需做绝缘处理(如环氧树脂密封)。
填充材料(如焦炭粉与石膏粉混合物)需预先过筛,去除杂质,填充时分层夯实,确保阳极体与土壤接触良好,降低接触电阻。
3. 电缆与排气系统连接
电缆敷设
阳极电缆需选用耐腐蚀、绝缘性能好的导线(如铜芯聚氯乙烯电缆),连接到防爆接线箱或恒电位仪时,确保接头牢固、绝缘可靠。
电缆路径应避开机械损伤风险,埋地时需穿保护管(如 PE 管),并做好标识。
排气管安装
若阳极设计有排气管(用于排出反应产生的气体,如 H₂、O₂),需选用全密度聚乙烯管,管口高出地面并加装防雨帽,避免雨水倒灌。
4. 接地与测试
接地电阻测试
安装完成后,测试阳极接地电阻,确保其值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≤10Ω)。若电阻过高,需检查填充材料是否压实或阳极体是否破损。
阴极保护电位测试
连接被保护金属结构,测试保护电位是否达到标准(如钢质管道保护电位需≤-0.85V CSE),确保阳极输出电流正常。
二、维护注意事项
1. 日常巡检
外观检查
定期查看阳极井井口是否塌陷、排气管是否堵塞,电缆是否外露或破损,接线箱是否受潮、腐蚀。
清理阳极井周边杂物,防止雨水淤积渗入井内。
运行参数监测
每月记录恒电位仪输出电压、电流值,对比历史数据,若发现电流骤降或电压异常,可能是阳极损耗或电缆故障所致。
每季度测试被保护结构的保护电位,确保其处于有效保护区间。
2. 阳极损耗评估
定期开挖检查
每 3-5 年对阳极进行一次开挖评估,观察阳极体腐蚀程度:
硅铁阳极允许剩余厚度≥原厚度的 50%,混合金属氧化物阳极若出现涂层剥落需及时更换。
测量阳极体长度,若损耗超过设计寿命(如预计使用寿命 20 年,损耗达 50% 时需计划更换)。
电阻测试
每年测试阳极接地电阻,若电阻值较初始值增大 50% 以上,可能是填充材料老化或阳极腐蚀严重,需补充填充材料或更换阳极。
3. 故障处理
电缆故障
若电缆断路或绝缘破损,需及时更换电缆,接头处做好防水、防腐处理(如使用热缩套管)。
阳极失效
当阳极输出电流显著下降且无法通过填充材料补充恢复时,需整体更换阳极体,避免影响阴极保护效果。
环境干扰
若周边新建金属设施导致阳极电场干扰,需调整阳极位置或增加屏蔽措施(如安装隔离接地极)。
4. 数据记录与档案管理
建立完整的维护档案,记录阳极安装时间、型号、测试数据、维护内容及故障处理情况,便于追溯和分析系统运行状态。
三、安全与环保要求
施工安全
安装过程中需佩戴安全帽、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,钻孔设备需接地防止漏电,深井作业时注意防坠落。
环保合规
废弃的阳极体和填充材料需分类处理,避免重金属(如铁、铜)污染土壤或地下水,符合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》等法规要求。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